6(1 / 3)

赵昚被普遍被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他没有恐惧症。

赵昚小时候从钟楼上掉下来,都不带怕的,反倒是围观吃瓜群众吓个半死。大家都说他跟当年赵匡胤从马上掉下来的样子一模一样。(请自行回忆写赵匡胤狂躁症那章。)

赵眘给岳飞**,主张打打打,锐意收复中原而不是求和。内政上,裁汰冗官,惩治贪污,还重视农业生产,史称“乾淳之治”。

赵眘这一生,唯一的尬事可能就是被儿子冷落,最喜欢的儿子赵惇畏惧他犹如畏惧蛇蝎。

这事……原因可能类似如今的英吉利的伊丽莎白女王和查尔斯。

赵惇在东宫小心翼翼做了十几年(孝)太子,年过不惑,却仍不见赵眘有一丝一毫**的意向。

赵惇忍不住了,跟赵眘说:“爸比,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给我安利了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你说这药环保不?安全不?是进口不?”

赵眘瞬间明白了弦外之音,然后说:“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

还是没打算传。

“乌髭药光皇春秋已富,又自东宫尹天府入侍重华,从容启上曰:‘有赠臣以乌髭药者,臣未敢用。’上语光皇曰:‘正欲示老成于天下,何以此为?’”

赵构活着的时候,赵眘只要出游,都是带着干爹的。

等到了赵眘做太上皇,赵惇出游,从来不带亲爹。

赵眘很苦恼,一些臣子看出太上皇的苦恼,就给赵惇提建议,让陛下下次出去玩,关爱一下老年人。

赵惇看奏章时手里正握着个玉杯,瞬间气得手握不稳,把玉杯打碎了。

还有一次,赵眘去东园游玩,按照惯例赵惇应该前往侍奉。

但赵惇人呢?哪也找不见。

有些八卦的太监就故意在园中放了一群鸡,命人捉又捉不着,便相与大呼:“今天捉鸡不着!”当时临安人称乞酒食于人为“捉鸡”,暗指赵眘寄人篱下的处境。

赵眘心里很着急。

赵惇:“你们再讲

这些故事,朕就要砍人了!!”

好好,赶紧打住。

因为赵惇砍人可是真砍,他是赵眘的继任者和宋光宗,也是著名的一代疯皇。狂躁症和恐惧症双双发作,必须要到精神病院强制住院的那种。

发病原因,来自他老婆李皇后。

李皇后,个人标签就两词:嫉妒、彪悍。

属于终极黑化独占女王型。

有一天赵惇洗手,见端着盥盆的宫女双手细白,作为直男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笑了一下。过几天,皇后送来一个食盒,赵惇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上次那个端盆宫女的双手。

赵惇做太子时,名义上的爷爷赵构赐给他一名侍姬黄氏。赵惇相当喜欢,即位后晋为贵妃。李皇后非常嫉妒,赵惇出宫祭祀,就出差半天,回家发现黄贵妃死了,被虐杀的,死状特别惨。

这一个又一个场景,比鬼片还恐怖,正常人都要吓出病来,何况赵惇还有精神病的家族遗传。

“哇”的一声,就精神崩溃了。

“帝尝宫中浣手,睹宫人手白,悦之。他日,后遣人送食合于帝,启之,则宫人两手也。又黄妃有宠,因帝亲郊,宿斋宫,后杀之,以暴卒闻。是夕风雨大作,黄坛烛尽灭,不能成礼。帝疾由是益增剧,不视朝,政事多决于后矣。”

疯子治国这不行啊,大家一看,赶紧让赵惇下台了,儿子赵扩即位。

赵扩如果有朋友圈,可能将会是朋友圈刷屏养生第一人。

他活着的时候,干过一件事,让两小太监背两扇小屏风,赵扩走到哪里,小太监就把屏风放到哪里。注意:屏风一定要正面面对赵扩!

想象一下,赵扩走路,前面一直被一块屏风挡着,这得多容易摔倒。吃饭对着屏风,拉屎对着屏风,偶尔想和老婆嘿嘿嘿一下也对着屏风,颇有点现在年轻人做什么都对着手机屏的风范。

但赵扩的屏风可没有手机屏幕多姿多彩,上面就两句话:

“少饮酒,怕吐;少食生冷,怕痛。”

屏风用白纸作底,边上糊着青纸。一

扇屏风一句话,超级霸屏的大字。

一次赵扩到后苑游玩,有人劝他喝酒吃刺身,赵扩一言不合就给那人指屏风。沉默的气氛最为尴尬,没人敢再说话了。

赵扩沉迷养生,那政事怎么办啊?他将政事先后交给两位宰相,赵汝愚和韩侂胄。这两人,政治主张完全相反。赵、韩两派争斗激烈。

但赵扩对两位宰相都是百分百言听计从。

那国家还搞得好?!

搞不好!

赵扩在任期间,发生过两次大规模宋金战争,宋朝都输了,还签了嘉定和议。

恐金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