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 3)

然后大昏君赵昀就粉墨登场了。

赵昀是赵扩的远房侄子,从小过着平民生活。赵扩生了8个孩子都早夭,没办法来民间找宗室子弟,找到了赵昀,带回去。赵昀一夜逆袭,做了皇帝。

赵昀才不理会朝政了,宠爱贾姓贵妃,将朝政都交给她的弟弟贾似道。

这时候,蒙古的书信来了。赵昀拆开书信来看。

蒙古是近些年兴起的北方小国,这次写了封书,说是邀请大宋同他们一起灭金。如果赢了,宋朝可以收回北方土地。

赵昀觉得这个买卖很划算,有得赚,就答应了。

金国:“虎落平阳被犬欺,人一落魄就会被合计起来欺负,世上总是这个道理。”哎,怎么觉得这一段异常熟悉,好像就是上面某一段替换了一个名词?

“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

没办法,谁叫历史总是神重复,然而后来者并不懂“前车之鉴,引以为鉴”的道理。

赵昀:“出征吧,宋军!”

宋军:“嘿,蒙古老铁,一起上!”

数万宋军阻断金兵退路,金国亡国。

赵昀:“怎么样?我们大宋还行吧?”

蒙古:“打金国还行,但跟横扫欧亚大陆的铁骑比起来就是战5渣。原来宋军这么水,那干脆把宋朝也打下来算了!”

蒙古转头攻宋。

贾似道一面优哉游哉在西湖游

船上斗着蟋蟀,一面一直喊蒙古爸爸求和送钱,对内则****,赵昀一丁点也不知情--赵昀那收到的假消息都是宋军屡战屡胜,差点要靠假消息治好家族恐惧症。

病情好转的他开始疯狂沉迷女色,甚至三千后宫佳丽都不能满足,命人召临安名妓唐安安入宫。

一见钟情,留在宫中,日夜宠幸。

这等丑闻,稍微正直点的大臣都忍不了,上书道:“此举坏了陛下30年的人品!”

赵昀点点头:“所以你别告诉别人,免得损坏朕的形象。”

神逻辑。

还有人劝赵昀,说陛下记得前朝唐玄宗、杨贵妃和高力士吗?

赵昀:“记得。但朕虽然人品不好,还不至于像唐玄宗那么差。”

神回复。

赵昀活到花甲之年,驾崩。死前没受过任何大罪,算是善终,死后却不能安宁。元朝时期,有人盗掘南宋皇陵,赵昀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所以还未腐烂,盗墓者便将其尸体从陵墓中拖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赵昀头颅割下,并制作成饮器,送给元朝统治者享用,就是著名的骷髅碗。

这只骷髅碗后来流落到朱元璋手里,才得以安葬。

赵昀也没有儿子,南宋朝就没几位亲生儿子继位的!

大家选了赵禥做下一任皇帝。

赵禥没有精神病,因为他根本就是个弱智,低能儿。

赵禥亲生母亲是荣王的小妾,总受正房夫人的欺负,被逼着吃过打胎药。赵禥虽然没被打掉,但药物中毒,手足发软,7岁才会说话,智力低于正常水平。

赵昀为他配备了良师,精心教导,教100遍都教不会,经常把赵昀气得发昏。

赵昀:“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你弱智吗?!”

赵禥:“是的呀!”

就这么一个弱智,还好色。

宋朝皇家规矩,如果妃嫔夜里陪皇帝睡了觉,次日早晨要到合门谢恩。赵禥刚皇帝时,有一天到合门前谢恩的宫妃有三十多名。

“帝自为太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

。故事,嫔妾进御,晨诣合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余人。”

赵禥还把批答公文的任务也交给4个最宠幸的女人,所谓春夏秋冬四夫人。

国师封的是贾似道,这混混奸臣还掌着实权。而且贾似道掐准了赵禥智商不高,经常恐吓他,说要辞官。

赵禥以为贾似道有天大的本事,非常害怕他走了宋朝就没救了,所以总是卑躬屈膝地跪拜,流着眼泪挽留他。

每次退朝,赵禥都要离座目送贾似道走出大殿,才敢坐下。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贾似道越发荒诞,蒙古人终于攻陷了襄阳。

到这儿,南宋差不多已经亡了。

赵禥1274年去世,留下3个未成年的儿子:杨淑妃所生的7岁赵昰,全皇后所生的4岁赵?4岁,俞修容所生3岁赵昺。

300年前陈桥驿,赵匡胤欺负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如今历史重演,赵家留下孤儿寡母任人欺负。

三兄弟里活过10岁的只有赵?,当日蒙古大军攻入临安,谢太后抱着赵?出城受降,南宋灭亡。赵?和母亲一起,被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