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球坐标系(2 / 5)

“你看我这边操作,我们假设一个平衡的球面状态,如果动一个力信息元,那么就会产生一个脱离球面的信息元点,这时只要在球面的对面去调整信息元点,重新回到球面就可以了。”刘工解释着。

“怎么调整呀,以核心点为中心对称吗?”丁琪琪。

“算法优化,你说的也需要,不过我们也可以,以【球面】对面的点位置产生切面,以切面为对称,产生负向作用力,总之所有方法都可以,只要有球坐标系,很多算法都会简化的。”刘工。

“明白了,就是提供球坐标系转化,我们可以利用球坐标系优化所有可以优化的算法。”丁琪琪。

“对呀,你理解了,先不要管怎么优化算法,也不要管有多少算法需要优化,先引入球坐标系,这样后续就有优化算法的基础了。”刘工。

“您刚才说的不需要预设态,我觉得还是需要预设态的呀,与前面的区别就是坐标系改变了,可还是预设态计算呀?”丁琪琪追问。

“对,对,对,是先预设一下行动产生的非平衡力,但是,你没有发现在这个球坐标系里,很多计算都简化成球了吗?球~。”刘工说话时,用手比划着球,还晃了晃。

“是,我刚才看见了,够球的,而且这些球面可以直接参与计算,至少球面信息元点以原点为核心点对称计算,这一点就简化了不少算法。”丁琪琪也认可了。

“怎么样?老大,琪琪老大,你刘哥请你帮个忙。”刘工殷切的看着丁琪琪。

刘工的一声“老大!”把宁雪激活了,“呦,老刘,你也认老大了,排我后面啊,以后你就是我的小弟了。”宁雪又搭话了。

“。。。”丁琪琪扭头阴着脸看着宁雪不说话。

“知道了,老大,再多话我out。”宁雪赶紧在嘴边比了个拉拉链的动作。

“刘工呀,你说,我说你什么好呀,你完全可以科室讨论,然后提出需求上报院里,然后。。。。”丁琪琪。

“然后,院里领导讨论,然后把需求传给多元关联拟脑公司,然后多元的工程师分析需求,然后上报给多元上级领导,然后。。。”刘工。

“然后。。。”丁琪琪。

“然后。。。我觉得路径比对择优,通过你丁琪琪上报你哥,你哥上报你爸,OK了,路径择优算法。。。请打电话,老大。”也不知道刘工这是命令还是请求。

宁雪不合时宜的递过来了电话,丁琪琪撇了撇嘴,无奈的拨通了林久浩的电话。

“哥,他们要在宁雪的脑袋里装个球。。。啊。。不。。要在机器人脑袋里的多元关联拟脑模型里面装个球。”丁琪琪开门见山,不废话。

“宁雪,脑袋装个球,脑袋里不是本来就有球吗?”对面林久浩。

“我不干。。。我脑袋里没有球。”宁雪冲着电话喊。

“宁雪,我就知道你又偷听,给你听,给你听。”丁琪琪按下了免提。

“我说的不是宁雪,是你说的,在多元关联拟脑模型中的球,是不是球坐标系的事情?”林久浩。

“对呀,哥,你怎么知道的?”丁琪琪。

“就是知道呀,本来就有,三维坐标里面的向量线段两个角度一个距离,很容易就转化到球坐标系呀!”林久浩。

“啊~,刘工,本来就有,你不会用。”丁琪琪转身看着刘工。

“没有呀,我在菜单里找不到这些应用和函数,尤其是球面统计分析部分。”刘工。

“哥,刘工说没有。”丁琪琪又转回来问。

“这就像盖房子的砖都有,但是,还没有做成房子。”林久浩解释道。

“就是在模型底层都有这些功能,不过,没有提供给我们使用者使用的界面,对吗?”刘工问道。

“不全是,包括使用者需要的一些底层函数也没有编写。”林久浩。

“既然底层模型都有了,为什么不顺手编出来?”丁琪琪。

“老爸在做通用算法的时候,曾经包括各种坐标系,信息元在各种坐标系中,是可以自动转换的。然而,由于时间不够,所以先做了紧迫的事情,不过5.0版本中会做这部分功能。”林久浩。

“哦,就是5.0版本解决,刘工听到了吗?。。。果然是最短路径。”丁琪琪。

“什么最短路径?”林久浩。

“刘工说让我告诉你,就是解决问题的最短路径。”丁琪琪。

“其实,你们刘工可以通过科室讨论上报需求,传递给多元。。。。”林久浩。

“哥,刘工选了最短路径,路径比对择优的最短路径,就是我打电话给你,你解决问题,这是最短的。”丁琪琪冲着电话大声说。

“哦、哦、哦,明白了,5.0版本里有,你现在直接告诉刘工吧,这也是最短路径。”林久浩。

“他在边上听着呢,哎!最短路径,你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