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叔侄论道机锋(1 / 2)

“师兄。”

张有德开口问道:“师父临终前十分看重这位名叫朱怀、编撰《道德真经集注》的人,他真的如此出众吗?”

李朝行摇头表示不知:“虽然师父对他评价极高,但若有机会相见,我等理当前去恭敬相待。”

张有德点头称是:“正是如此!”

昨夜雪满天,今晨一片洁净洁白。

爷孙二人早早用罢早餐,朱元璋的心情显得格外沉重,似乎尚未从某种情绪中走出,在用餐完毕后便径自离去。

朱怀目送朱元璋离开,独自坐在书房陷入沉思。

昨晚朱元璋向他剖析了各地藩王的形势格局,如今朱怀对北疆九大塞王的势力分布已了然于胸。

其中最具威胁性的,正如史书记载的一样,唯有驻守北平城的朱棣一人!

目前宁王还未赴大宁就藩,一旦抵达,朱棣必定竭尽全力与其接触。

倘若这两兄弟联手,北疆无疑将成为朱棣的天下。

眼见即将步入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说,洪武帝只剩下六年光阴了。

当洪武帝驾崩之后,朱棣势必将发起靖难行动,届时天下形势必将急剧动荡。

那时,我该如何自处?

自从朱标去世后的半年里,朝廷尚未公布任何有关立储的消息。

朱元璋对此也守口如瓶,讳而不言。

他曾尝试着向朱元璋探寻,询问洪武帝是否属意朱允炆继位。

然而,朱元璋的回答颇为神秘,他表示洪武帝倾心的继承者另有他人。

那会是谁?

但他明白,朱允炆定会运用他的手段,最终登临皇位。

此外,一旦进入洪武二十五年的节点,蓝玉等淮西将领的命运是否会步历史后尘?

这批淮西将领,将是他手中的重要筹码,虽然仅限于和平时期,但在应天府内,他基本可以无所顾忌。

然而他深知,现下虽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北疆和京师两地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暂时宁静。

一旦洪武帝离世,真正的风暴才会降临。

尽管他已帮助蓝玉他们幸免于难,但是未来呢?

一旦朱允炆登基,他能容忍这些与他对抗的淮西将领吗?

难,真是难啊!

他按了按太阳穴,不禁苦笑。

狗系统!

就现在这个情况,皇帝这个目标怎么可能达成啊。

这不是开玩笑吗?

越是深入了解明初的局势,越是长期陪伴在朱元璋身边,他就越发感到前方道路迷茫。

反叛?

朱棣在北疆苦心经营十数载,才有胆量与朱允炆抗衡。

他又有什么?

凭什么呢?

正当他陷入困境时,马三保敲响了门扉:“爷,门外有一位贵公子求见。”

“谁?”

朱怀困惑不解。

马三保答道:“他说与您相识,未留下姓名,是否要赶走?”

朱怀摆摆手:“不必,我自己去看看。”

不久后,他来到了前院。

门口站立着一位公子,一手负在背后,目光炯炯地看着朱怀:“我们曾见过,对吧?”

朱怀愣了一下,这才记起他,随之提高警惕。

无人会无缘无故地主动接近我,尤其连续三次,必是有目的而来!

“你究竟是谁?”

朱权微笑着:“我嘛?你不用担心,我们是亲戚。”

“什么亲戚?我哪来的亲戚?”

朱怀眯眼追问。

朱权轻轻叹息:“日后你会知晓,现在不便告知。”

“找我有何事?”

朱怀依然保持着戒备之心发问。

朱权说:“邀你一同前往三清山。”

“为什么?”

朱怀颇感好奇。

朱权一时语塞:“刚走得急,我还真没想好原因。”

正当朱权束手无策之时,远处传来一阵洪亮的声音:“十七哥,你怎么来了?找姐夫有事?”

朱栋迈着小短腿,挣脱赵檀儿的手,快速跑至朱怀面前:“姐夫,我想买胡瓜,娘给了我四两银子!”

“我看见你种了西瓜,我能再买个西瓜吗?”

朱怀笑着答应:“行行,下次来直接吃就好,我哪会要你的钱,咱们毕竟沾亲带故。”

朱怀突然愣住,看向朱权,又低头瞧了瞧朱栋。

“你刚才怎么称呼他?”

朱栋一脸自然地说:“十七哥啊,还能叫啥?”

“不过。”

朱栋转头看着朱权,“十七哥,你也是来买胡瓜的吗?”

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