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退(2 / 2)

燕归待君来 惊笛 1596 字 2023-05-26

:“多谢殿下好意,臣不用了。”

萧应祁却仍旧不由分说地将帕子塞进她的手中,宽慰道:“今日午后便能到达邬州,你且忍上一忍。”

她点点头,虚握着帕子算是承了萧应祁的好意,刚要提裙上车,就听得旁边人的笑语:“看着燕史徒这副模样,老臣倒是想起了祝史年少时第一次离京前往平昌时,也是难受地上吐下泻的。”

燕清安好奇,顺着声音望过去,正瞧见刑部侍郎张贤与比部员外郎陈三思在打趣,忍不住接话道:“张大人与陈大人同我师父也共事过么?”

张贤哈哈一笑:“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你师父也是史徒,我只是刑部的一位小小员外郎,一晃多年,我又与她的弟子共事,倒是缘分。”

燕清安抿唇:“若是我会骑马,倒也不用如此舟车劳顿,累得诸位大人和我一起受苦了。”

陈三思摆摆手:“燕小大人莫自责,臣等也老了,马都骑不动了,此番坐着马车虽然费时,但也自在。”

她笑了笑,发觉萧应祁还侯在马车边:“殿下还有事吗?殿下不必担心臣了,快些回自己的马车吧,不然午后都到不了邬州了。”

萧应祁颔首笑得温柔,眼中却似含着令人难以察觉的深意:“不碍事,我去整顿后边的车马,你们先行一步吧。”

燕清安还想说些什么,但碍在众人都在,不好过于表现出什么,只好撩了帘子先进马车。

说来也奇怪,自从上次启明忧心忡忡地来请过红鸳之后,她本以为这次陛下一定会严惩红鸳,可没想到红鸳当初如何离开的定天阁,最后又原原本本毫发无伤地回了定天阁,不仅连院落中的亲卫都撤走了,甚至连陛下的口风都变了。

定天阁至今未归的兵卫,并不是红鸳私自调遣的,而是皇帝下旨派出的。

天大的罪责,最终被皇帝轻拿轻放,定天阁不仅没事,更是被任命前往邬州将钱粮一案调查清楚,甚至让不曾及冠封王涉政的九皇子陪同前往。

这一举措就很引人深思了。

原本事情闹起来,定天阁与昭王勾结的嫌疑是难以洗清了,可邬州一案仍派定天阁介入其中,又命九殿下监督,这不就是明晃晃地告诉朝堂上的那一伙听风就是雨的大臣,祝史不仅没有罪,更不可能与亲王勾结吗?

红鸳到底对皇帝说了什么,又解释了什么,居然可以让近乎可以称之为死局的局面反转?

彼时红鸳借身体不适的缘由留在京中,前往邬州的重任便担在了燕清安身上,她有些惶惶不安,问红鸳该如何是好,红鸳思忖了一会,告诉了她当日面圣时与皇帝说了什么。

当时事发突然,若红鸳有所隐瞒便处在被动的局面,况且那日并不是有人上奏称定天阁私调兵卫,而是有人匿名密报皇帝,故而红鸳将童谣案涉及的陆平一事全盘托出,一五一十地坦白。

如此一来,红鸳便可化被动为主动,君王对定天阁与昭王的猜疑便转变为对昭王、太子与定天阁的猜疑。

正如燕清安所想,红鸳若是告知了皇帝是有人故意透露给定天阁傅昊潜逃回高唐的消息,那么陛下若想查清童谣一事的真相,势必会推翻先前庶民犯法的定论,这是陛下所不愿看到的,而那封密报究竟是谁人所写,陛下若是要查自然可以动用举宫之力查明,只要查明此人,便可知道究竟是谁人在危言耸听离间陛下与昭王、定天阁,到底是小人作乱还是定天阁与昭王确有勾结,孰轻孰重,陛下自有决断。

显然,陛下决断了。

红鸳在她临行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自古以来的贤人名士,功成名就之后凡是没有退居乡里的,都已经身首异处了。

是警告,亦是解释。

早有人视定天阁、视红鸳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她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任君为用了。

燕清安此次来邬州,定要保下萧应觉。